“雖然擔子很重,但可以使用的資源有很多,一路走來,是團隊力量給我撐起了一片天”,這是在采訪維特(武漢)動物醫院劉凡院長時,他反復強調的一句話。
自2010年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畢業后,跟朋友創立自己的第一家動物醫院,到后面成為新瑞鵬武漢市寵頤生非凡動物醫院漢陽分院院長,擔任新瑞鵬維特進入華中區“第一張耀眼名片”—維特(武漢)動物醫院院長,從業10年多,曾先后獲得中國獸醫協會寵物診療分會“中國百佳寵物醫師”、2019中國小動物醫學大會“優秀臨床獸醫師獎”、第五屆“雄鷹杯”小動物醫師技能大賽專科醫師組三等獎、新瑞鵬“專科百強”貓專科名醫、集團“欣瑞向陽花”等多重榮譽的他,一路走來,成長之路讓他在診療技術上不斷得到提升進步,也讓他在管理方面收獲了諸多心得體會。
本次百人百佳訪談嘉賓是來自新瑞鵬維特(武漢)動物醫院的院長劉凡。
因為小時候一直很喜歡動物,報考大學時,毅然選擇了動物醫學專業。2010年華中農業大學畢業后,我先后在武漢創辦了幾家動物醫院。后來隨著城市養寵興起,我推測養貓會成為社會主流趨勢。加上自己運營醫院,內外科、皮膚科、檢驗科甚至影像科,幾乎都有學習,具備從事貓科這個有點特殊、需要一些大全科知識作為儲備基礎,因此選擇了貓專科領域。
2013年的時候,我先后接到一些貓的心臟問題病例。這些貓患有咳喘,但病因幾乎都是心臟問題。當時對心臟病的了解較淺,且它的學習難度和設備支持都偏復雜。心臟病又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問題,處理不好也許很快會死亡。加上許多客戶對我一直抱有很大的信任和包容,我不希望看到他們的寵物,年老后患上心臟病卻無法醫治,這個是促使我后來深入學習心臟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點。
我的獸醫成長路上,行業內第一位對我影響較深的是董軼老師。雖然我未曾加入過芭比堂,但很早就了解到董軼老師是行業聞名的眼科大咖,但他還經常花較多時間堅持學習和接診,令我很佩服。很多人在功成名后可能想到的是享受,很難再有動力繼續學習,更別說堅持做一線臨床門診。
特別有一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我的一個客戶告訴我,此前他在網上咨詢董老師關于狗狗的眼睛問題,雖然董老師明知道他在武漢,自己在北京,這位咨詢者是不可能去現場看診,但董老師還是特別詳細幫他答疑解惑。這個對我觸動較大,因此一直到現在,只要有空,不管是哪里的人過來咨詢,我都會盡己所能幫他解答病情問題。
另一位對我影響較深的是毛軍福老師。毛老師幫我們梳理出很多在看診過程中關鍵步驟等節奏性問題。我們很多人即使看診10多年,但很多東西未成體系,每個點可能都知道,但并沒有把這些點串聯起來,因此每個病癥的看診節奏比較散亂,甚至以病情加寵主情緒為基礎,缺乏規范的流程體系。
得益于我們新瑞鵬有“貓專科百強”的評選,我也有幸成為其中一員,遇到毛老師作為專科帶頭人,通過分享培訓,能夠把以前很多病例知識點串聯在一起,從而得到新的思考和啟發,梳理出更適合自己的看診節奏和方法。
因為我們在奮斗,所以最終有緣相聚在一起
2018年,我創立且自己一直在工作的漢陽非凡動物醫院正式加入寵頤生。這是一次從小連鎖跳躍到一個中大型連鎖平臺的關鍵性轉折點,也第一次讓我有從個體戶轉換為公司化運營的感覺。再到2019年,寵頤生合并入新瑞鵬集團至今。
回想起我創業初期,為了加強醫院技術水平,前前后后將幾個在外地工作的優秀同學吸引回到武漢。當時有好幾位同學是從老瑞鵬回來的,他們非常優秀。估計他們也驚喜,幾年后有緣分再回到新瑞鵬。
這個緣分是行業給的,是時代給的。就像一句話說的,“歷史的目的就是把時間收集到一起,從而所有的人都在對時間的同一探求和征服中成為兄弟和伙伴”。行業整合大趨勢之下,標準化、連鎖化、規范化是行業發展的必然,在這個過程中,新瑞鵬也在迅速成長,因為我們在奮斗,最終有緣相聚在一起。
其實之前一直有個遺憾,沒有能在大型甚至頂尖的醫院工作過。得益于行業整合帶來的機會,今年9月份,有機會在新瑞鵬北京美聯眾合動物醫院跟診,與張志紅老師在心肺科一起接觸到諸多復雜病例,能在全國最領先的醫院工作過一段時間,也算終于實現自己這個夢想。
此前在武漢,覺得自己的醫療技術各方面都還可以,但等真正加入公司大平臺后,會發現這點技術,與真正的大咖專家相比時太顯渺小。北京美聯眾合動物醫院的每一個科室都有全國性的專家看診,且專家更集中,場地更大,分工更明確,對工作人員的成長也更迅速。給自己帶來很大的觸動,雖然在原來所在區域覺得還不錯,但有機會出去學習,領略到更大平臺的專業度后,發現自己還是有差距。當然,這也會更加促進自己更加努力向前,繼續學習。
新征程,技術和管理“雙軌并行”
從畢業創立醫院后,我一直都從事院長崗位,也從最開始負責一家醫院的技術,到2018年,負責5家醫院,再到2020年,負責武漢市22家分院的技術支持和管理。
今年11月份,因為武漢中心醫院準備開始試營業,我從漢陽非凡動物醫院調到維特(武漢)動物醫院擔任院長一職。作為新瑞鵬維特品牌進入華中區的第一張“耀眼名片”,武漢的中心醫院,同時承載著公司領導和諸多寵主的期望。
華中區有湖南、湖北、河南、江西4個省份,之前只差湖北省尚未開設中心醫院,現在終于迎來維特(武漢)動物醫院。且集團華中區的管理中心點設在武漢,必然是認可武漢這個城市能作為華中區的代表。
對于中心醫院的發展我們充滿信心,技術方面在武漢主打神經外科和心臟科兩方面內容。我們有非常優秀、手術做得很成功的神經外科醫生,也擁有非常優秀的能夠解讀核磁CT報告的醫生,包括心臟病方面,目前正跟著張志紅老師學習,一起在背后作為支撐,因此心臟科方面我們一定是比較領先的。
管理方面,雖然之前做個體時,自己技術比別人稍微好一些,能擔任院長崗位,但管理上并沒有給到醫院多少資源。加入新瑞鵬后,借鑒一大批優秀職業經理人團隊和行業前輩的豐富經驗,我開始深入思考管理的內涵價值。
王榕總是我接觸的第一位既專業又有溫度的職業經理人。她平常的管理,分為對一線成員和對職能部門后臺人員兩個方面,相應的管理方法有差別。對職能人員的管理比較嚴格,要求較多;但對一線的醫生、助理的管理,會更加溫和一些,更多站在怎么讓一線人員自我提升,怎么協助他們尋找更多資源,從而幫助他們提升的角度出發,并不是一味提要求。
這兩個不同點觸發我較深的思考。作為院長,以前我對同事們的要求比較高,但沒有想到要怎么借助內外部資源,或者自己資源來幫助他們做得更好。因此,王總的很多管理方法,不僅讓我領略到管理的魅力,更帶給我諸多啟發。
因為技術我做得再好,可能只能讓一個人變得優秀,但如果管理做得好,可能會讓一批人變得更優秀。
團隊力量向陽天,滿腔熱血少年郎
作為中心醫院院長,我深知自己身上的期望和責任重大。首先要做的,就是快速跳出舒適區。從個人角度來說,此前在非凡動物醫院,已基本屬于自己的舒適區,工作內容、客戶群體、醫院團隊非常熟悉。現在需要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到中心醫院擔任院長一職,是一個較大挑戰。但好在除了團隊自身的不斷探索,不斷提升專業度及管理水平,我們背后還有集團大平臺力量給予的支持,共同奮進。
外部方面,我們可以借鑒深圳中心醫院或東莞維特醫院等成熟醫院的管理經驗,對內也有武漢其它21家醫院的支持。包括中心醫院建立起來后,對公司武漢其它21家醫院的醫生而言,是具備更大的信心。因為他們知道,現在有維特這樣一個后盾,以前沒有設備做核磁CT,只能到別的地方去,現在擁有自己的檢查設備,可以到自己的中心醫院來做。
甚至我們還有很多的一些檢查設備及治療方案都是領先武漢的。因為這些治療方案,是通過向美聯轉診中心、芭比堂醫療中心的專家老師們研究出的一些治療方案系統學習過來的,能夠讓北京、上海那邊比較先進的診療、用藥、治療思路和方案等,在武漢落地并得到良好的發揮使用。這一點,對于我們其它21家醫院的醫生來說,意義非常重大。雖然他們沒有在中心醫院工作,但在廣義上,他們也屬于中心醫院的同事,內心仍然有一種自豪感。
“不斷面對不確定性是人生樂趣所在,不斷探索陌生區也正是人生意義所在”。一路走來,從創業,到加入寵頤生,再到新瑞鵬,雖然擔子很重,但可以使用的資源很多,有大量優秀的伙伴,有老師,有領導,團隊力量就像一朵朵蓬勃生長的向陽花,為我撐起一片藍天,向陽而生,向下扎根。我近期的一個目標,首先是要把武漢中心醫院做到武漢地區領先。達到這個目標后,遠期的目標是能再挑戰一下自己,努力承接更多。
責任越大,壓力越大,動力也越大,現代社會確實很容易產生安逸的思維,一不留神就會讓自己一直待在一個舒適區跳不出來。所以我喜歡身上有壓力,讓壓力追著自己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