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期的一次短暫美國游學經歷,讓他萌生了想要出國留學的想法。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畢業后,他毅然遠赴新西蘭梅西大學進行獸醫麻醉學專業的深造。
留學初期,因深感自己落后于旁人的巨大差距,他暗下決心要學有所成,并在2016年畢業時獲得了梅西大學獸醫技術學士學位(BVT)及獸醫臨床科學研究生認證(PGDip VSc)。留學期間,他還先后在新西蘭馬業協會、基督城鳥類保護中心、梅西大學教學動物醫院等有過多段實習或工作的經歷。
作為一名獸醫麻醉科專科醫生,他是動物福利中的“守護天使”,手握動物的“生死線”,是外科獸醫師不可缺失的重要伙伴。專注做深動物麻醉領域的他,近期還以優異的成績,成為國內首位獲得”英國愛丁堡大學獸醫麻醉學研究生認證(PGCert VAA)”的醫生,屬于大家眼中公認的學霸級醫生。
本期百人百佳訪談嘉賓是來自新瑞鵬維特(深圳)動物醫院的專科醫生秦毅。
選擇新西蘭梅西大學專攻獸醫麻醉方向
2007年我進入中國農業大學,成為動物醫學院的一名學生。大學期間,林德貴老師有一門課叫《伴侶動物營養學》,課上講到了很多國外獸醫的先進理念,那時我便對國外獸醫的工作環境充滿了好奇。
2011年,經學校組織,我得到去美國游學一個半月的機會,去到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及斯坦福大學,參觀他們的動物學院,還參加了一些公共課程,當時的感受是:國外的獸醫發展確實會好一些,有機會還是想出國留學看看。
2012年畢業并在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院科研部工作三個月后,我收到了新西蘭梅西大學的研究生offer。
留學之路并沒有想象中的順利。入學梅西大學后發現,2011年我們到美國游學時,更多是“看了一個新鮮”,那時雖然知道自己跟國外同期優秀實習獸醫存在差距,但我把它當作是我們整個行業跟國外發展的差距,刺激沒那么大。等到自己獨自一人再去到新西蘭時,深切感覺到自己落后周圍人的差距,當時是很痛苦的。感受過這種巨大差距帶來的刺激后,我下決心要發憤圖強、改變現狀。
新西蘭梅西大學的獸醫學院在全世界排名比較靠前,其中麻醉,又是它眾多專業里知名度更高的學科之一,因此我在梅西大學讀研時,一開始做就是麻醉方向。
隨著學習的深入,我發現麻醉專科需要的知識量非常大,內外科的知識都要接觸,甚至需要一個比較深層次的了解。此前在國內,我參加過一些臨床工作,發現國外麻醉的前期準備、麻醉方式,過程中關注的點等會比當時國內的情況全面較多。因此,最后我決定:干脆一心把麻醉做好。
后來發現,國外研究生時期多以理論知識的學習為主,考慮到想在臨床技術上有更多的實踐和深入了解的機會,2013年完成研究生學業后,我向學校和學院特別申請,繼續留在梅西大學重新進行了一次本科的學習。
記得在校期間,我們麻醉臨床實踐課中,除了小動物的麻醉,還多次接觸過馬的麻醉。眾所周知,新西蘭的馬業非常發達,我們曾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專門學習、研究馬的麻醉。2015年,恰逢有來自我們中國內蒙古的一家馬業公司,派出了一批優秀的馬科醫生來到新西蘭交流訪學。經學校推薦,我有幸成為這批交流訪學團的一名帶教兼翻譯,并在后來受聘于新西蘭馬業協會,擔任過一段時間培訓助教的角色。
除了馬業高度發達成熟,新西蘭的鳥業資源也非常豐富,從事鳥類方面的獸醫或國家投入的醫療資源雖然很多,但按地理面積平均下來還是有較大的缺口。經當地非盈利機構的引薦,我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去到了新西蘭基督城鳥類保護中心,做過一段時間的鳥類麻醉、疼痛管理工作。
加入維特(深圳)動物醫院
2018年,我回國加入天津寵頤生動物醫院,成為一名主治獸醫師。在天津工作一年后,我接到了英國愛丁堡大學獸醫麻醉學專業的研究生offer,原打算去英國繼續深造時,恰巧接到一位學妹(同為林德貴老師研究生)的邀請電話。
當時了解到維特(深圳)動物醫院正在籌備中,醫院對標的也是國際化動物醫院,恰巧缺少麻醉科專科醫生的角色。我其實一直較向往深圳這個年輕有活力的城市,且得知林德貴老師也有參與醫院的籌備工作,于是2019年3月份,我來到深圳,正式加入維特(深圳)動物醫院,專攻麻醉方向。
關于麻醉科,我把它定位為是一個輔助型的專科。動物生病或者受傷時需要來到醫院接受手術,平時也會面臨絕育等常見的外科手術,有的動物還需要做立耳、洗牙等美容手術。無論這些手術大小,術前都需要進行麻醉,以減輕或消除小動物的恐懼和痛苦,使其保持安靜狀態,從而保證手術及治療順利進行。
因此,我們會服務于醫院的各個部門,讓動物在無意識狀態下,接受其他醫生的手術操作、影像操作等,算是滿足動物福利的有效措施之一。
目前臨床診療中,應用麻醉場景最多的毋庸置疑是外科病例的治療,但麻醉醫生往往更關注動物的“內部”問題。麻醉中,動物處于昏迷狀態,期間最容易受到影響的是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任何一類臟器受到影響,都有可能導致生命危險的發生。
這就需要麻醉師對動物的體況,比如肝、腎、心、肺等大內科方面有非常豐富的知識。包括任何麻醉程序開始前,都要有一個徹底的麻醉前評估和體格檢查,去深入了解這個動物的體況、病史、年齡、品種、用藥情況等。麻醉前檢查越詳細,醫生準備的預演方案就更完善,當然要實現這一點,專業的麻醉師團隊就顯得尤為重要。
新西蘭求學時期,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梅西大學教學動物醫院里有非常優秀的麻醉科專家,負責掌控整個麻醉科的工作流程。由于國外醫院的看診預約機制較完善,負責麻醉科工作流程的前輩其中有一項工作,是為實習獸醫布置第二天的麻醉病例任務。
每天下午的5點到7點,我們會有一個小型的seminar(研討會)。每一個實習或住院麻醉醫生,都會提前認領到自己第二天要負責的麻醉病例,把這些麻醉病例全部列到本子上后,大家會進行一個非常詳細的病例討論。包括針對每個病例的麻醉用藥方案,過程中可能出現哪些突發問題,如果出現這些問題,可以選擇的救治措施有哪些...
幾輪研討后,負責這些病例的醫生、麻醉科的護士等工作人員,就可以提前一天或者一晚去進行手術準備和預演,譬如備好需要的藥品、標簽、插管等手術器材,熟知每個物品的擺放位置。通過這種不斷的、行為的培訓,會有一批又一批新的優秀、專職、專業的麻醉醫生被培養出來。
目前維特(深圳)動物醫院里,外科的徐曉林醫生,影像科診斷的李曉坤醫生和我,三個人算是一個小型的專科團隊,日常工作中會配合得更多一些。因為我們是中心醫院,有很多病例,都是十幾歲的動物。如果重癥的病例交到我們這來,我們經過仔細地分析討論,做好術前診斷、術中的麻醉監控,及術后的訴求支持,那么動物手術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都會得到極大提升。
前一陣子,中心醫院接到一只狗狗的轉診,前期被懷疑是癲癇,并陸續使用過很多抗癲癇的藥物,但始終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影像科李醫生做完檢查后,也把化驗指標傳給了我一份,一起看報告時,我們發現這個動物有明顯的低血糖現象。
鑒于這是中年的大型犬,正常情況下不應該有低血糖的癥狀。幾個醫生討論后,我們決定先給狗狗輸些葡萄糖,一個小時后再看看血糖值的情況。結果發現狗狗使用葡萄糖后,不僅血糖恢復正常值,癲癇的癥狀也有明顯好轉。考慮到安全起見,我們決定再給狗狗做個麻醉后的CT檢查,果然CT報告出來后,發現狗狗其實是患有胰島瘤,因胰島素分泌過多,才出現了低血糖現象。
中心醫院的團隊氛圍不錯,李醫生和徐醫生也屬于非常配合我們麻醉科工作的醫生,當我們發現任何問題,都會互相討論時,其他科室醫生聽取意見后也會作出自己的判斷。當然,有溝通,有時也會有激烈的討論,就像美劇《豪斯醫生》里面的團隊氛圍一樣,大家是處于一種良性的探討狀態。
動物麻醉未來更廣泛的應用
除了小動物的麻醉,我也做過豬、馬、羊、牛等大動物的麻醉,另外還有給鱷魚、烏龜、鳥,魚等動物麻醉的經歷,這些屬于職業生涯里較特別的案例了。
目前關于麻醉科,我更多的課題研究方向,是在心肺這塊。因為麻醉過程中最主要受影響的還是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所以我會在這一塊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包括一些藥物的選擇、使用、配比,以及麻醉師日常給動物麻醉時的用藥習慣等。
國內外都有一些行之有年的麻醉或鎮靜藥物的安全配比,在一些非專業麻醉醫生的情況下,往往都會使用現成的藥物配比給動物進行麻醉。但結合實際,目前國內貓咪的心臟病比例其實會高于我在新西蘭時看到的情況,這可能跟喂養方式、育種形式等多方面都有關系。
這種情況下,某些在國外行之有年的用藥配比及方式,在國內不一定是最合適的。所以我想就這一塊進行深入研究,包括針對于不同動物的不同體況,麻醉、手術時可以采用的更加合理、細致的用藥方案等。
另一方面,我認為人工智能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就麻醉科而言,我們的學科推進一方面需要依靠藥物,但在操作端,則更多靠我們監護設備,比如在心率、血壓、呼吸、脈搏、體溫等方面的監測。未來可能會有更先進的監測技術,比如冠狀動脈的灌注(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灌注成像方法)、監測千克級動物的腦電波等等。
今天,以機器學習為基礎的人工智能,已應用于多項麻醉學研究中。整體來看,得益于臨床數據的便捷性獲取和存儲,機器能夠形成足夠大的數據集;而不斷更新的機器學習算法也將對數據進行更為充分的挖掘,得出常規思維難以得到的結果。因此未來,人工智能一定能幫助麻醉醫生解決繁瑣的操作,輔助醫生更好地做好臨床工作。
目前我受聘于美聯五洲高級獸醫學院,會不定期就麻醉的一些專業知識進行授課,同時作為大灣區麻醉專科組的帶頭人,每個月會和大灣區的麻醉同事進行一場線下的,類似讀書會形式的麻醉課程分享及研討。
最近也把“北美職業獸醫協會急救認證”的證書考取渠道給到了大灣區的同事,它是在北美職業獸醫資格協會唯一認證的急救方面的證書,希望我能鼓勵、幫助更多的同事成功拿到它。
其實麻醉科是一個廣度非常寬闊的學科,國內目前還很稀缺全包的麻醉獸醫師,類似馬、牛等大動物,龜、鱷等爬行動物,鳥類和海洋生物的麻醉還存在較大的人才空白。包括人醫領域,如果按照歐美每萬人需要2.5個麻醉醫生的標準,中國至少還應該配備30萬名麻醉醫生。
未來,我也想繼續做深麻醉領域。前不久我拿到了英國愛丁堡大學的麻醉學研究生認證(獸醫麻醉學研究生PGCert VAA,國內首位獲得者)。因為疫情和工作原因,此前是通過網絡課的形式堅持完成了碩士課程的第一年學習,并且最終獲得了一個比較優異的成績,在今年的下半年或者明年,可以得到申請做畢設的資格,有機會跟一些全世界最優秀的麻醉學大咖們學習、做實驗,設計課題,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
如果時光倒流讓我再選一次,可能我的人生軌跡和現在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還是會選擇做獸醫,做麻醉。唯一的區別可能是在國內本科學習期間會更加用功、更加努力學好專業知識。
所以我可能屬于開竅晚的,但能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方向,也是很幸運的一件事,雖然開竅晚了,但好歹是開竅了吧。
秦毅簡介: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學士、新西蘭梅西大學獸醫技術學士(BVT)及獸醫臨床科學碩士(PGDip VSc)、英國愛丁堡大學皇家迪克獸醫學院麻醉學研究生(PGCert VAA with Merit);新瑞鵬集團麻醉科專科百強獲得者、新瑞鵬集團大灣區麻醉專科帶頭人、美聯五洲高級獸醫學院麻醉學講師、中國獸醫協會2020年度評審專家、維特(深圳)動物醫院主治獸醫兼麻醉科主管。
一直從事小動物臨床工作,先后任職于新西蘭梅西大學教學動物醫院、新西蘭Rangiora Vet Centre (均為新西蘭四大動物醫院之一)、新西蘭基督城鳥類保護中心,臨床經驗豐富,對動物醫療及麻醉方面擁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長動物麻醉、動物急診急救及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