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專科醫療技術的傳幫帶,賦能寵物醫院連鎖片區經營管理” —新瑞鵬百人百佳艾生權

2021-08-31 201

20147月,我從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碩士學歷畢業,當時我同時拿到了深圳瑞鵬連鎖和成都某某寵物醫院的offer,同學有建議說:“簽某某醫院吧,小醫院工作輕松點,大家還能經常見面。”可我覺得深圳瑞鵬是國內最大的寵物醫院連鎖,資源肯定更多,可以學到先進的技術和現代化的管理,是多么好的機會啊!家人看到了我的糾結,對我說:“你只有遵循自己內心的選擇才不會后悔。”于是,我加入了深圳瑞鵬。

 

從大二接觸寵物醫療行業,碩士期間師從彭廣能教授,之后進入行業,從攻堅技術,成長為小區經理,區域經理,到調往重慶負責一個城市的技術經理,這一晃,就是近十年。時間長河里的驚鴻一瞥,于我,卻是人生一段充實而精彩的旅程——和一群積極向上的人,不斷攻堅突破,做一些有成就感的事情。

 

本次百人百佳訪談嘉賓是來自新瑞鵬華西區重慶片區的城市技術經理艾生權。

 

川農求學,師從彭廣能教授

 

2012年,我從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畢業之后,被學校保送到專業碩士階段的培養。

 

很幸運,在碩士階段有機會跟著行業的專家彭廣能教授(現為新瑞鵬教授級專家顧問)學習,因為導師彭教授主要研究臨床外科方向,這也為我以后工作從事骨外科專科,提前埋下了伏筆。

 

回想大二上學期間,自己對動物臨床強烈感興趣,相比其他學生,較早開始接觸寵物診療工作,暑假的時候,經常會泡在學院的教學動物醫院實習。研究生期間,除了在教學醫院跟診、接診和做導師助手之外,閑暇之余,也曾經多次去周邊的流浪動物救助站幫忙。

 

記得有個叫楊阿姨流浪動物救助組織的單位,經常邀請我們過去義診,在這個救助基地,我們會給阿姨打掃衛生,清潔用品等幫忙工作。自己在本科、碩士期間積累了一定的寵物診療臨床經驗之后,除了常規給流浪動物絕育之外,遇到動物外傷的時候,也可以給它們做外傷處理和外固定包扎等手術。

 

川農動物醫學院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十分注重實踐應用能力的鍛煉。研究生期間我一邊從事畢業論文課題的大熊貓研究,一邊還跟著老師出去給研究所做懷孕母豬終止妊娠一類的外科手術,中間還經常去給雅安碧峰峽的猴子做外傷處理手術,這也給我外科方面的積累打下了基礎。

 

師從彭教授學習期間,他非常重視學生的外科素養培養,對無菌的要求極高。本科生很難給他做手術助手,基本上只能站在遠遠的一邊觀摩,只有到了研究生階段,才有機會做他的手術助手。他親自手把手帶,醫療上面的流程細節,事無巨細都一一囑咐到位,他的嚴謹認真和善于帶教的風格,深受啟發,對我后面從事臨床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

 

因為期間我早早完成了理論課程的學習,后面有大半年時間基本都在外面實習。通過教授的推薦,我進入到了中國農業大學教學動物醫院學習。在農大動物醫院學習了3個月的時間,先后經歷了住院部、化驗室、藥房、影像室和手術室等科室的輪崗。農大有很多內科和外科的專家老師,學習過程中,雖然內科和外科都學,但對外科還是更感興趣。

 

突破,引進美國全髖、全膝置換系統

20147月,我從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碩士學歷畢業,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加入了深圳瑞鵬。也是因為在校期間積累了工作經驗,入職之后就擔任了見習醫生。也是在這個時候,認識了劉昶醫生(老婆)。

 

后面就成長得比較快。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時間,即開始擔任梅林分院的院長。后面也是非常感謝公司給的豐富資源和平臺,基本上幾個分院的外科手術都有覆蓋,繼而慢慢轉型到覆蓋3個分院的小區技術經理。

 

2016年公司掛牌新三板上市,記得當時做股權激勵,股份正好釋放到院長層級,然后就很幸運地拿到了股份,算是比較早期。也是這一年,培訓學院推了一項技術突破計劃,運氣又比較好,本來計劃推兩個人去美國學習,綜合考慮了英語和各方面情況,最后只推了我一個人過去。

 

當時大灣區的姜桂娥姐姐風風火火找到了我,她當著大家面跟我說:“老艾,這個技術突破的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公司對你寄予厚望,一定要取得突破啊。”

 

我堅定地回復她說,“必須可以。”

 

也是帶著這個機會、壓力和動力,2017年初的時候,開始準備去美國馬塞諸州的Biomedtrix廠家組織的學習和認證。那個時候,也是膽子大,不像國內的語言溝通環境,學習期間,全程沒有中英翻譯,努力用自己蹩腳的英語和老師溝通,并查閱相關文獻資料。

 

后面也是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順利通過了Biomedtrix髖關節和膝關節的認證。有一個場景,當時我去的時候,正好遇到他們在做膝關節的認證,我正好就學了,學了就認證通過。后面有一次問他們廠家國內有幾個認證,他們說,國內全膝關節置換認證我是第一個,MINI髖關節認證也還可以,排在第四個。當時心里暗暗還有點小確幸。

 

技術認證之后,相當于有了“合法執照”,可以買他們廠家的外科設備,后面陸陸續續開展相應骨科的手術。

 

之后也補充參加了一些國內的認證,包括臺灣專家的骨科培訓,還有自己自費參加的培訓,例如TTATPLO培訓。后面又過了半年時間,有幸學習了歐洲瑞士KYON的一套全髖置換,這樣,就基本上完成了國際上和國內所有的全髖課程。到2019年底疫情,中間陸陸續續參加了幾期維特學院組織的專科培訓。

 

技術傳幫帶,攻堅深圳第二中心醫院

 

2019年年底的時候,自己很榮幸獲評集團的年度突出貢獻獎,其中的緣由,我覺得,一方面是公司給機會讓我管理深圳第二中心醫院,另外一方面就是通過團隊的努力,和自己的努力,在大灣區中心醫院的建設收獲了一定的成績,取得了“不負重托”的成果。2018年底,深圳第二中心醫院搬遷新建,開始負責深圳第二中心醫院的技術管理工作。

 

 

最開始,深圳第二中心醫院在大灣區眾多中心醫院級的醫院當中,還不怎么被看好。后面通過努力,深圳第二中心醫院率先取得突破,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取得了幾倍級增長。也是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管理經驗,收獲很多。

 

總結經驗方面,在管理領域的技術運營條線,我覺得唯一需要做到的是快速突破中心醫院的運轉流程。我們結合其他中心醫院的經驗,做了一個支撐中心醫院運轉的流程,運轉得不錯。

 

當時還獨創了一些規章制度,為了方便大家記憶,把流程做成順口溜。比如說,診室常見四件套、消毒四部曲、手術室必備物品26件套;還有一些工作規范,比如前臺接待門診規范、住院部探視規范、探視五部曲等等。有了配套的流程制度,并不斷優化升級,成了保證中心醫院業務成功運轉的核心支撐。

 

另外,深圳第二中心醫院的成熟,為大區快速培養和帶出了一大幫專科人才。當時,我們比較自豪的一點就是,只要肯鉆研,通過手把手教,持續傳幫帶,帶著一起在技術領域奔跑。后面甚至連我們第二中心醫院的醫生助理,都熟練掌握了股骨頭切除術、膀胱結石取出術、犬貓絕育去勢術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已經超過了一個成熟全科醫生在外科方面的水準。

 

技術管理的目的是讓人才在技術層面充分得以成長,第二中心醫院業務量起來之后,就成了一個人才培養的搖籃。在醫生培養方面,第二中心醫院走出了像高國榮這樣的主任級外科專家人才,也走出了像吳科學這樣的外科專家副主任人才,還有像曾慶坤、余孔禎、許曉鷗、馬金玉等很多的主任/副主任級專科人才。

 

奔赴重慶,繼續開疆拓土

 

因為老家在成都,結合個人家庭生活需要,后面申請調往成都。

 

領導說,“還是繼續開疆拓土,去重慶。”我當時在猶豫要不要去重慶。

 

“好吧,重慶也不錯。”某人這么表示。

 

于是,我和劉昶來到了下一站、代表寵物醫療行業冉冉上升的新興城市——重慶。

 

感謝公司的栽培,申請調到華西區重慶之后,我也開始負責重慶60多家分院的技術管理工作,從一個小區經理成長為負責一個城市的技術管理工作。

 

借鑒深圳第二中心醫院的那一套體系流程,我們堅持以醫療技術發展牽引人才的成長,進而賦能區域的運營管理工作,通過手把手教,專科技術傳幫帶,持續重錘醫療技術提升,重慶中心醫院和重慶區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現在重慶片區在做專科建設,已經建成了九大專科,以五大專科為主,四大專科輔助發展的一個初步的專科成型。

 

我們也在積極推動專科班的建設,搭建相配套的人才培養和發展制度,從人才端發力,做好人才的選、育、用、留工作,推動區域實現快速增長。

 

隨著重慶寵物醫療行業的蓬勃發展,現在來看,未來會有更多的人才會愿意回來。原來一線沿海城市看不上內地城市技術的情況會大為改善,因為這里逐漸也長出了跟沿海城市媲美的中心醫院,有核磁,有CT,業務量不錯,成長還比較快,對吸引人才和培養人才,也是屬于一個相當強并“看不見”的競爭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相互轉化的過程。

 

借用偉人的一句話:這里盛開了玫瑰花,就來這里跳舞吧!

 

艾生權簡介:

主任獸醫師

獸醫外科碩士;

骨外科專家;

國際認證國內首位全膝置換獸醫師;

國際認證全髖置換獸醫師;

新瑞鵬華西區重慶片區城市技術經理;

獲評新瑞鵬集團骨科2019年專科百強名醫;

獲評集團2019年度“金牌奮斗者”榮譽;

獲評集團2019年度集團年度突出貢獻獎;

獲評集團2020年度“優秀干部”榮譽;

獲評集團2021年度“骨科領軍人才”榮譽;

從事小動物臨床多年,引進美國全髖置換、全膝置換系統;

多次赴國內外參加骨外科培訓班、醫師大會、外科學術研討會;

發表核心期刊及會議論文10余篇,擅長全髖置換、全膝置換、各種疑難長骨及關節骨折修復,脊柱手術,神經外科手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