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辦公室迎來了一批特殊的“打工人”——鏟屎官的“毛孩子”們。它們倚在鏟屎官腳邊,新奇地打量著周遭的環境。新瑞鵬資深打工貓、也是新瑞鵬“首席治愈官”的皮蛋一早就在前臺等候,準備為新加入的打工喵、打工汪們辦理入職,并帶領它們熟悉、巡視新領地。“新同事們”的到來也在辦公區引發一陣躁動,大家熱情地與毛孩子們打招呼,拍照互動,這些有點“毛”的新晉打工人,就這么可可愛愛地收獲了大家的芳心。
這是在“國際帶寵上班日”當天,新瑞鵬集團策劃的主題活動——“這個同事有點‘毛’”。之所以要策劃這樣一場活動,一方面,是為了緩解大家快節奏的工作壓力,提升創造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更多人關注“人寵和諧理念”,提升社會對小動物的接納程度。
一場活動的誕生
談及舉辦這場活動的初心,新瑞鵬員工代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自己既是一名鏟屎官也是一名打工人,又恰逢“國際帶寵上班日”臨近,于是就有了這個策劃。在前期與同事們交流時,我們發現,很多人蠻喜歡小動物的,這次策劃“帶寵上班”活動對他們來說,也是一次福利,一下子就有了那么多的貓貓狗狗可以擼,簡直不要太幸福。
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新瑞鵬身處寵物行業。作為深耕寵物醫療行業的有愛企業,我們發現很多時候,社會對小動物并不友好。有文明養寵類的原因,但更多時候,是社會對小動物的接納程度不夠。比如,除了導盲犬等服務犬,其余動物是無法乘坐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即便打車大概率也會被拒載。我們希望能借助這次活動,希望引起更多人對 “人寵和諧理念”的關注,也希望溫馨治愈的畫面,能感動一些人,然后改變才有可能發生。
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副總裁李江表示,作為一家寵物行業公司,新瑞鵬一直是“人寵和諧理念”的積極倡導者。舉辦“帶寵上班日”活動,是新瑞鵬關愛動物、提升員工職場幸福感的重要舉措之一。寵物和人類是相互治愈的,寵物家長們離家工作時,家里的毛孩子難免感到孤獨,帶寵上班的一天,既增加了人寵互動交流的時間,也可以促進家長們交流養寵心得,對于寵物的健康成長有一定的幫助。而寵物們的到來,也能給辦公環境帶來親和力,給員工們快節奏的工作松松弦。李江表示,新瑞鵬是第一年舉辦這樣的活動,也將持續推行下去。
另外,記者了解到,新瑞鵬已將“人寵和諧理念”內化至公司日常運營之中。比如,新瑞鵬寵物醫院犬貓候診區是分開的;就診時為保證動物舒適,會在診療臺上放置一次性毛巾;醫院的住院部也是分開的,貓住院區燈光會特別調暗,還配有大塊毛巾,給足毛孩子們安全感。此外,圍繞爆發的“貓需求”,新瑞鵬還特別打造了一批對貓更友好的貓專科醫院,并培養了一批愛貓醫生。此外,新瑞鵬也一直在開展小動物公益救助活動,比如,組織領養日活動,為流浪動物尋找一個合適的家,并免費為它們進行體檢;開展流浪動物義診活動,為他們提供免費TNR絕育;新瑞鵬累計組織數百場文明養寵宣傳活動,進社區義診,宣揚科學養寵、文明養寵,領養代替購買等理念。
新瑞鵬的職場環境也對寵物更友好。新瑞鵬向記者介紹稱,“我們公司養了兩只貓,作為我們的“首席治愈官”。它們會在辦公區巡視,跟誰都自來熟,到處撒嬌賣萌,蹭吃蹭喝,有愛又治愈。其次,我們很多同事家里都養寵物,因此,我們定期會給大家發放內購優惠券,比如貓糧內購券;每個月我們還會給所有同事贈送四張“洗美半價券”,作為員工福利發放。養寵物的同事可以帶著自己的毛孩子去公司旗下任意一家寵物醫院體驗,不養寵物的同事可以轉贈給養寵物的親友。此外,我們還會不定期推出其他內購優惠活動。”
李江也表示,未來,新瑞鵬將在構建“寵物友好職場”上不斷升級,鼓勵更多企業和伙伴開展“帶寵上班”活動。也將與寵物行業、寵物友好社區、寵物友好門店互動,通過開展各類創新科普活動,倡導負責任養寵意識。攜手更多志同道合的公益伙伴,不斷提升公眾對動物福利的關注和踐行,為構建人寵和諧的美好社會持續努力。
“帶寵上班”能改變什么
早先就有企業把每年6月的最后一個星期五,定義為“國際帶寵上班日”,后來很多其他企業也加入其中,舉辦“帶寵上班日”活動,但目前真正允許攜帶寵物上班的公司屈指可數。主要原因是,寵物定義邊界模糊,會引發一系列的管理問題。
不過,這些策劃本身,以及引發的關于管理問題的思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推動解決,一個嚴肅空間如何向動物開放,人和動物如何在這個空間和諧共處的問題。這種推動不再是停留在理念宣講,而是落地到行動,也算是在“人寵和諧”的漫漫征途上前進了一大步。
可喜的是,改變正在發生。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養寵物,更多的休閑場景也開始照顧到寵物的需求。比如,寵物友好酒店、寵物友好餐廳、寵物友好農莊等。即便是在人流量密度較大的商場,有些商場也已經開始允許寵物‘有條件’進入。所謂的有條件,指的是乘坐推車,不落地,商場也會提供一次性寵物用品、提供遛寵用品租借等服務。
總結
善待寵物,對寵物友好,體現出的是對生命本身的尊重、敬畏和善意。因此,一個國家如何對待動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這個國家社會文明的程度。我們推動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也是在推動整個文明向前發展。
人類是整體、代際式向前發展的,個體存在的意義感,很可能就來自于匯入溪流,成為推動文明浪潮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即便拋開這些宏大的議題,對另外一個不同形式生命的關照和善意,就足以喚起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由此帶來的情感鏈接和碰撞,本身就是一種美妙的生命體驗,因為生命相遇本身就已足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