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使命出發,每次出發都期待一場苦盡甘來” —新瑞鵬百人百佳孫艷艷

2022-01-10 201

“帶著使命出發,每一次出發,都期待一場苦盡甘來。或許我也不是很有天分的那種,但因為選擇的方向沒錯,加上大平臺所賦予的能量,群體的努力,個人的努力,可以讓我們所在的小平臺越來越好。小船變大船,大船成艦隊,沖刺更加美好的未來。”——新瑞鵬集團大灣區深圳片區羅湖芭比堂深圳中心醫院院長&眼科專科醫生孫艷艷。

 

1、“孫醫生你的技術進步了”

我是2009年來瑞鵬實習的,當時瑞鵬在深圳還只有9家分院。一進辦公室,就能看到公司門頭上貼的那句招牌口號——“領跑中國寵物醫療行業”,我暗地里在想,這家公司口氣還挺大。因為這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了我后面加入瑞鵬的主要原因。

 

之后實習結束,寫論文的階段,同學們問我:“你畢業了想要去哪里工作呀?”,我說去瑞鵬,提到了“領跑中國寵物醫療行業”,大家一聽完,整個宿舍笑了一分鐘都沒有緩過來。當獸醫領跑全中國的寵物醫療行業...所有人都笑了,沒有人知道這家小小的公司,所有人都不理解我當時的選擇。

 

2009年,我大學畢業之后加入瑞鵬,先后在梅林、景田這些分院里實習和工作,再之后,進入了福強分院。當時余來森醫生是我們福強分院的院長,我跟著他學習內科、牙科等方面的內容。2014年,余醫生因為開拓區域市場調往廣州,我接了福強分院的管理工作。

大概到了20154月份左右,我調到了總部,在技術部做醫療架構和醫療流程的梳理工作,恰好那年第一屆“雄鷹杯”小動物醫師技能大賽舉辦,我加入賽務組,負責賽務工作。2016年底休產假,產假休了3個月,剛過完年,姜桂娥姜醫生急匆匆給我打電話,“艷艷,現在業務上亟需要人手啊,要不你回來上班吧”,然后我被調到了深圳華南總院。

 

2015年之后的那幾年,公司規模每年都在翻倍級增長。根據公司調人慣例,老人新市場,新人老市場,原華南總院的張鑫星院長調往新開拓的城市——東莞,我被任命為瑞鵬華南總院負責人。但說實話我已經很久沒有接觸臨床工作,兩年待在總部技術部,沒有接觸臨床,從實力上看來,好像很難讓團隊伙伴信服。所以那段時間更多在思考,如何與團隊里的伙伴們相處,學會給大家做好服務。

 

當時公司在加速拓展新的區域市場,總院的眼科、骨科和前臺的人才先后被調走,算是一次對我們醫院很致命的打擊。加上2017年初的時候,深圳第一和第二中心醫院還沒有起來,我們總院的定位是真正的24小時深圳轉診中心醫院,業務量大,很多病例發展和轉歸24小時隨時都在發生,意味著24小時都有可能有康復、死亡發生。

 

有一陣子突然覺得特別特別難,甚至感覺快要熬不下去了,熬不下去的時候,我總是這樣想:有多少公司能做到慷慨地給年輕人不斷嘗試和挑戰的機會。后來幸好我開始接觸學習眼科,非常幸運在這么關鍵的時刻,李晉飛專家在我身邊幫助和輔導我,補上了眼科的空,再把曾慶坤醫生從上步分院調過來,填補了骨科的空,前臺陸陸續續換了幾波人,逐漸穩定了下來。

 

那段時間,總院的一些護士和夜班醫生真的挺辛苦,經常需要陪著我一起待到很晚。記憶最深的是總院的小伙伴們陪我練白內障手術,練到最晚的時候到了半夜23點,我們的護士都困了。以前困了累了都是我鼓勵他們,后來發現,原先通常23點結束,之后慢慢的1點就能結束了,突然有一次羅鑫、姜娜鼓勵我說:“奧,孫醫生你的技術進步了,比以前快了很多。”

2017年初調來總院,到2021年初我被調走,這中間的4年經歷,我覺得自己挺開心的。我們總院也比較幸運,因為那幾年,我們拿了三個最佳團隊獎,還有一個最佳服務獎。

 

2、“平臺賦能專科醫生的潛力不可估量”

2019年的時候,董軼老師來我們總院帶教坐診,在醫院接診寵物白內障手術。經過他的介紹,10月份的時候,我有幸可以去到北京芭比堂國際轉診中心和芭比堂玉泉路總院這兩家分院,跟著董大夫和曹悅大夫學習眼科手術,學習病例溝通、手術細節以及術后管理等方面的眼科內容。

 

學習歸來之后,我們就把董大夫和曹大夫他們眼科先進技術和先進理念運用到總院的診療當中去,現在我們也可以熟練操作白內障手術、角膜移植手術等復雜的眼科病例。當大家都能夠身臨其境跟著專家老師學習的時候,發現集團的融合真的是給我們臨床獸醫師帶來了一個非常好的技術交流平臺,以前遠遠夠不到的專家,現在都可以手把手帶教,機會非常多。

 

得益于專家團隊和專科體系賦能成長,人才不斷成長迭代,總院也培養并輸送出非常多的管理和技術人才,包括孔德斌、金海濤、陳麗華、曹佳良、楊旭東、張晗婧、馮彩霞等人員。

 

拿我們醫院的曾慶坤醫生舉例。以前他是上步分院的一個普通全科醫生,后來我們總院的骨科醫生回老家四川瑞鵬發展,20176月份他被調到總院。從那時候他開始專注學習骨科,主要跟著游廷醫生還有艾生權醫生學習。到2019年專科認證的時候,曾醫生獲得了骨科專科百強第一名。

 

后面他繼續在骨科這個領域鉆研,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他也能接觸到袁占奎老師、陳宏武老師,甚至像潘老師,可以面對面向這些專家大咖學習,甚至一起合作骨科手術,成長非常迅速。

 

唐翔也是,唐翔是2020年認證的專科優秀百強,做皮膚科,她現在是大灣區皮膚科方面的優秀人才。以前像劉欣老師、張建康老師,這些想都不敢想的專家大咖,現在他們也都在一個群里學習討論,帶著她成長,甚至她也可以去跟診劉欣老師、張建康老師的診。這樣,平臺賦予這些后輩專科醫生們學習、成長、提升的能力,這個潛力是不可估量的。

 

包括我的愛人,劉光輝他先后在景田實習,然后又去了福民分院、后海分院,后來調到寶體分院擔任院長。他最開始擔任院長的時候是2012年,后來接了寶威區的經理。他整體的成長也是非常迅速,在2020年的專科認證上,他也獲得了骨科專科百強。

 

不能說大家在專科上現在有多么優秀,只能說在這個平臺上沉淀和發展,因為平臺的不斷提高,平臺的成長可以承載更多專家個人發展的內容,賦予我們更多學習的機會,以及讓我們跟著前輩們的腳步,可以持續在專科領域走得更深更遠。

 

3、“帶著使命出發,每次都期待一場苦盡甘來”

可能源于我在眼科專科去北京芭比堂的那段學習經歷,2021年初,公司把我調到深圳芭比堂中心醫院負責經營管理工作。對我個人來說,我認為這不僅僅是一個更高要求,可能更是一個使命,就是公司把你調過來,要把這個分院從一個社區店的層次提升到一個中心醫院的影響力級別,做成大家身邊的榜樣分院。

 

帶著使命出發,每一次出發,都期待一場苦盡甘來。或許我也不是很有天分的那種,但因為選擇的方向沒錯,加上大平臺所賦予的能量,群體的努力,個人的努力,可以讓我們所在的小平臺越來越好。感謝分院所有伙伴這一年來的努力,深圳芭比堂中心醫院今年獲得了最佳成長團隊獎,作為一個階段性的總結,也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20214月份,瑞鵬東門分院的夜診醫生給我們芭比堂中心醫院轉診了一例貓全層角膜撕裂傷的病例,貓咪右眼前房出血,在顯微鏡上面也有看到晶狀體前囊撕裂。這個手術比較復雜,因為貓咪的角膜全層裂傷并傷到前囊,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前房沖洗,再虹膜還納,角膜縫合,再做前房穿刺,超聲乳化,最后做結膜瓣遮蓋,按照這一系列的步驟把這個手術完成,結束時已經凌晨400了。最后通過伙伴們的護理,大概2周左右的情況下,貓咪眼睛角膜全層撕裂生長良好,視力也良好,眼球整體外觀良好,這真的是對剛剛開業的我們極大地鼓舞。

按照董老師每次教導的理念,專科醫生盡量不要去做管理職位,包括,我的工作經歷了很多調動,但整體上現在來看,我覺得還是一個比較好的結果,沒有白經歷的路程,都會讓你在之后的工作中用到。對于眼科這塊,只能說我誤打誤撞進入了這個專科,通過眼科專科的學習,也讓我成長了很多,得到了一些客戶的認可,還包括一些小小的名氣。但因為缺乏系統化學習,一直到2019年到北京芭比堂學習進修之后,才真正進去眼科專科領域的門,相當于師傅把門打開,還得靠你自己一點點去修煉的感覺。

 

一直到現在,我們的眼科專科百強一直維持著每周兩次的一個培訓和分享頻率,每周二都會有專芯計劃的培訓和考試,每個周五都會有文獻的翻譯,還有病例的分享,在所有專科里面,應該算是培訓力度最大的一個專科,我們這些梯隊的人明顯能感覺到他們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是非常快的。以前可能這個手術不會做,老師講一下,回頭練習一下,慢慢就掌握了,但現在每個人每周都會把自己從文獻上學到的內容分享給大家,每周大家都在進步,每個月都能進步很多,那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感覺到,你不是一個人在奔跑,相當于前面有一條船,大家坐在船上一起向前沖刺的感覺。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在這個平臺上一起努力,小船變大船,大船成艦隊,沖刺更加美好的未來。

 

孫艷艷

眼科、牙科、內科專家

獲評集團2019年度“優秀干部”

獲評集團2020年度“杰出員工”

獲評2019新瑞鵬專科百強眼科名醫

投身小動物醫療行業十余年,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主攻犬貓眼科、牙科、內分泌。在臨床治療中,以精湛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多次收到寵主送來的錦旗。多次參加國內外小動物專題培訓,對技術精益求精,愿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解除寵物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