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至27日,由瑞鵬公益基金會主辦的“校企攜手·共筑未來”2019中國寵物醫療行業人才發展高峰論壇在貴陽召開。論壇邀請到了貴陽市農業農村局主管領導、行業協會領導、全國50多所高等農業院校領導老師、韓國及泰國高校領導老師、國際動物醫療機構代表、全球領先的頂級投行摩根士丹利高管代表、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高層領導等共150余位領導、老師、專家和嘉賓出席。
開幕式
1、瑞鵬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新瑞鵬集團副總裁李麗女士主持論壇并致歡迎詞
李麗理事長對領導、老師、專家和嘉賓們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介紹了瑞鵬公益基金會,并表示,瑞鵬公益基金會將進一步致力于提升動物福利、促進行業發展、獎助學、扶貧及行業教育等領域,以回饋社會。
2、貴陽市農業農村局獸醫管理處熊愛國處長致辭
熊愛國處長對高校領導、老師和專家們的到來表示歡迎,他在致辭中提到,貴陽地區的寵物行業起步相對較晚,但發展很快,潛力巨大,貴陽相關主管單位會全力支持行業的發展。
3、中國獸醫協會副會長、執業獸醫考試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汪明教授致辭
汪明教授強調,這次會議把行業人才的供應端和需求端結合在一起,在前三屆會議的基礎上,內容更加豐富,格局更高,意義非常重大。他剖析了國際和國內獸醫教育的新形勢、新趨勢和新問題,指出了教育在行業當下階段的重要性,對會議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
4、中國獸醫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楊龍波先生致辭
楊龍波常務副秘書長代表協會對本次論壇的舉辦表示祝賀,他認為,寵物醫療行業本質是提供勞動輸出的服務業,核心是寵物醫師,寵物醫師的水平決定了行業的高度,行業經過近十年的發展,逐步邁入成熟期,此次論壇的舉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5、鐸悅教育集團副董事長、新瑞鵬集團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林德貴教授致辭
林教授結合自身的經歷回顧了行業的發展,并談到,行業從側重大動物過渡到小動物,寵物(小動物)“拯救”了臨床獸醫學,越來越多的人會進入行業,這個行業要求的知識水平遠遠超過了大動物獸醫診療。社會分工不一樣,臨床醫學肯定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獸醫的價值和人醫一樣。“新瑞鵬現在有1300多家醫院,過幾年可能達到3000家,集團準備投入20家大型醫院(都是超過1000平的中心醫院)用于臨床型人才培養,我們不能‘自娛自樂’,我們需要學習的內容還有很多。”
6、新瑞鵬集團副董事長劉朗博士致辭
新瑞鵬集團副董事長劉朗博士對領導、老師和嘉賓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指出,自己經常去高校做報告,每次都在回憶行業的發展,行業最開始“好學生不上臨床”,從事寵物行業的比例不到10%,通過近些年來企業進學校宣講,通過論壇,通過“雄鷹杯”,越來越多的老師在向臨床傾斜,學生也越來越喜歡從事寵物醫療工作。
他說,“雖然學生不一定都來我們企業,但他們會進入到這個行業,我們對行業是有貢獻的,這是瑞鵬公益基金會要做的事情,這也是行業龍頭企業該做的事情,我們所做的事情是長期的教育投入,為了行業健康持續的發展未來。”
7、觀看沙畫視頻:《劉朗博士與David的時光之旅》
通過觀看沙畫視頻,與會人員看到了劉朗博士和David的感人故事,看到了一位從業幾十年行業領航人的初心,看到了行業磅礴發展的時代背景與崢嶸歲月。
特邀主旨報告
1、摩根士丹利美國消費品領域的執行董事Dustin Bertram先生(翻譯:Cathy Wu 中國投行部副總裁)做了《國際資本視角看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的報告
報告中,摩根Dustin Bertram先生給我們帶來了一系列的數據和分析:“在2018年寵物全球市場中,預估獸醫院和疾病診斷品類占有約940億美元的市場份額,寵物食品約為920億美元的市場份額,寵物藥品/非處方藥約280億美元的市場份額,耐用品約270億美元,寵物保險約32億美元的份額。”
“全球寵物護理的行業規模估計約為1900億美元,寵物醫療行業相較其他消費品行業規模小,但具有非周期性增長和抗經濟衰退特征,在寵物生態中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投資者十分青睞行業內最佳的寵物醫療保健和營養企業,并愿意給予更高的估值。”
“2018年,亞洲(包括中國、印度、日本等國家)的實際寵物市場規模為350-400億美元,預測2018年到202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5%+,中國的消費者看重寵物(預計中國寵物貓和狗的數量在2013年至2023年的年符合增長率為11.9%),使中國成為最具吸引力的大規模寵物護理增長市場,具有重大的發展前景。”
Dustin Bertram先生從國際經驗總結寵物醫療特點:行業持續整合,市場領導者會從基礎獸醫服務(全科、專科、急診等),過渡到增加獸醫拓展服務(數據驅動、合作伙伴、健康計劃與會員產品、并購等),再過渡到增加引領獸醫服務的未來板塊(電子商務與遠程醫療服務、基于戰略考量的定價、獸醫教育平臺、供應鏈、集團采購和其他服務等),持續擴展其價值主張。”
2、新瑞鵬集團副總裁張延忠先生做了《寵物醫療行業的研究及展望》的報告
張延忠先生在報告中分享:“企業管理,唯變不變,研究宏觀經濟、產業、行業規律、趨勢,定位宏觀天時;對戰略目標、戰略定位、商業模式、區域布局等的研究,定位中觀地利;對人財物資源配置、機制保障等,定位微觀人和;從而達到知己,深入剖析自身優劣勢,核心競爭力、實現揚長避短;再知彼,對標對象,掌握戰略動態,調整戰略戰術。”
“一個企業,規模小的時候是老板的文化,大一點是流程制度的文化,再一點是組織的文化,足夠大的時候,一定是愿景和使命的文化,有文化的企業,肯定要有時間的積累。新瑞鵬集團追溯到企業元年,是1993年,我們副董事長劉朗博士成立的第一家伴侶動物醫院,到現在已經有26年。這26年,沉淀了從個人,到組織,到文化,共同驅動所有成員的愿景和使命,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流程、制度和價值觀,共同推動我們事業的建設。”
3、來自Concordia的Alasdair Hotston Moore做了《英國獸醫的職業發展》的報告
Alasdair先生對英國獸醫的職業發展做了全面介紹,據他分享:英國獸醫本科教育和中國非常不一樣,本科階段會有五到六年的大學教育,在整個英國,有7所獸醫學院,而且這七所學院都隸屬于備受尊崇的大學。學生在學校的時候,會學各種動物的醫學知識,尤其專注于臨床技能的培養。
大多數的英國獸醫畢業生將在獸醫診所工作,大概80%的畢業生會成為臨床醫生,但在中國,這個數據大概在20%。在英國,只有很少一部分畢業生會從事公共衛生、政府機構或教育機構工作。
在英國,獸醫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收入很高,社會地位也很高,大多數的畢業生會被私人診所雇傭。畢業以后,所有的獸醫都被要求每年完成35小時有文件證明的學習,高級執業獸醫和獸醫專家被要求每年完成50小時的學習,包括閱讀、線上、面對面、講授課程。
4、韓國首爾大學獸醫學院的徐康文教授做了《首爾大學的獸醫人才培養》的報告
教授對韓國獸醫人才培養機制做了詳細地介紹,包括:首爾大學動物醫學院自1998年以來,恢復6年制的獸醫DVM教育。從1947年以來,首爾大學動物醫學院培養的DVM畢業生3280人,女性的比例越來越高。首爾大學動物醫學院的獸醫人才教育分為:兩年的獸醫預科課程,四年的DVM學習,之后經過獸醫國考取得執照,后面有些學生會讀研究性的學歷,還有一些人會參與到??茖W習的項目中去。
5、韓國皇家寵物醫院的李起宗院長做了《韓國寵物醫院獸醫人才繼續教育模式介紹》的報告
據李院長介紹:和中國很相似,韓國的寵物臨床醫學大概是從1988年開始,從顯微鏡、聽診器時代,發展到現在的CT、B超和內窺鏡等尖端設備,社會對待動物的觀念也由家畜演變成現在的伴侶動物和家人的概念?;始覄游镝t療集團從創立到現在已經有19年的時間,在首爾有10家寵物醫院,40位股東當中,有35位獸醫師和5位行政人員。李院長在報告中,就實習生教育、教育項目和皇家臨床教育中心做了詳細介紹。
6、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小動物教學醫院內科主任Vachira Hunprasit做了《泰國獸醫學校多層次人才培養經驗:以朱拉隆功大學為例》的報告
Vachira主任從獸醫學生、獸醫和獸醫研究生三個層面分享了泰國教學動物醫院多層次人才培養的方法和模式,涉及課程設置、學制、培養環境、培養體系等多個方面。
7、中國獸醫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楊龍波先生做了《獸醫職業繼續教育在人才成長中的作用及如何開展》的報告
在報告中,他分別從“繼續教育的含義和作用”及“獸醫繼續教育面臨的問題,如何開展獸醫繼續教育的思考和實踐”兩個話題做了深層次分享。披露了以下數據:經確認的官方獸醫有11.5萬人(截止到2017年),國內現在已有10萬人獲得執業獸醫資格。他提到了“獸醫繼續教育聯合體”、“繼續教育學習資料缺乏”等重點話題,為行業未來獸醫繼續教育指明了方向。
8、鐸悅教育集團副董事長、新瑞鵬集團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林德貴教授做了《中國獸醫教育的發展趨勢》報告
他站在行業高度,對行業獸醫教育的概況、變化和趨勢做了詳細闡述:中國的獸醫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和繼續教育,學校教育含大專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88所學校有獸醫專業或畜牧獸醫專業,本科學制4-5年;到2018年底,12000家醫院和診所,已有40余臺核磁儀和CT儀進入小動物醫院;規范化、??苹蛧H化勢在必行;“獸醫教育并不是全才教育”。“社會化辦學,鐸悅教育集團將成立由20家大型動物醫院(醫療中心)為主的教學體系,打造新型的臨床研究生培養模式”,他說。
9、中國獸醫協會副會長、執業獸醫考試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汪明教授做了《從產業屬性談人才培養》的報告
教授結合寵物醫療的產業屬性(高端的、特殊的、人才密集型的、服務業),以國際化的視野切入,分享了行業對獸醫職業和職業素質的更高要求,就職業定義和行業未來給大家帶來了嶄新視角和最前沿理念。
10、鐸悅教育集團副總裁石益兵先生做了《DVM項目在中國獸醫繼續教育中的應用》的報告
石益兵先生分別從美國DVM培養的教育特點、DVM教育模式在醫院的應用、國內繼續教育的特點和基于DVM教育模式基礎的維特國際【卓越獸醫】計劃做了詳細分享。
“高校分享”特邀主旨報告
1、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李鵬副書記做了《面向未來產業發展的獸醫教育》報告
2、貴州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黨委委員、動物醫學系程振濤博士做了《寵物醫療人才培養的機遇與挑戰——貴州大學動物醫學人才培養與思考》的報告
3、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劉興斌書記做了《創新理念,高質量培養臨床人才》的報告
4、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王豪舉書記做了《綜合大學獸醫實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的報告
5、吉林大學動物醫學學院饒家輝副書記做了《以“一制三化”為核心的卓越獸醫人才培養》的報告
6、東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學院趙文和副書記做了《堅持需求導向,聚焦行業發展,培養適應獸醫事業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報告
7、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孫永學副院長做了《教育理念創新與獸醫人才培養》的報告
8、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曹瑞兵副院長做了《小動物獸醫人才培養的實踐與展望》的報告
9、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程捍衛副院長做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一流獸醫人才》的報告
10、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朋朋寵物科技學院田長永書記做了《高職寵物類專業校企合作育人機制體制探索與實踐》的報告
分組討論及發言
校企合作儀式
論壇最后,先后舉行了人才戰略顧問頒發儀式、人才培養導師聘任儀式和行業人才發展報告白皮書發布授權儀式,校企合作的成果日益豐富。
經過為期四屆的舉辦,論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已成為牽引行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交流平臺。論壇以行業深厚文化底蘊為依托,立足國內,面向行業,放眼世界,致力于以“主管部門和協會指導,校企開放式對話”的方式推動行業人才發展共性問題的研究,力求從國際化、時代化和多元化視角出發,秉承兼收并蓄的探討精神,共同為行業人才發展建言獻策,以此尋找不同觀點、不同價值、不同體制之間交流互鑒的思路,探求行業人才發展的新路徑和新方法,持續助推國內寵物醫療行業的發展。